「個人潛意識的內容是人一生中需學習獲取的,集體潛意識從一開始便存在的原型。陰影是挑戰整個自我人格的道德問題,若沒有相當大的道德努力,任何人都無法意識到陰影。要意識到陰影,需要認識人格的黑暗面是存在且真實的。-榮格
‘Whereas the contents of the personal unconscious are acquired during the individual’s lifetime, the contents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are invariably archetypes that were present from the beginning. The shadow is a moral problem that challenges the whole ego-personality, for no one can become conscious of the shadow without considerable moral effort. To become conscious of it involves recognizing the dark aspects of the personality as present and real. ‘[1]
從意識開始學會分辨是非善惡,是人類道德發展的基礎與起源。
陰影本身並無所謂的正面、負面,你可以神話或妖魔化它,就看你怎麼定義它,陰影本身是中性詞。但為什麼陰影會連結到負面特質?因為人從孩提階段便慢慢被知識或教育的認知給取代了,當我們展現負向情緒時,便會被貼上負向標籤,因而被人類思想歸為負面、反靈性的負向詮釋。
當對善惡有了分別時,容易產生負面特質的動機、想法、欲望或情感,會讓人的心理陷入焦慮和痛苦,進而譴責自己。人的防衛機轉為了保護自己,讓自己生存下來,意識會否認、壓抑這些負向感受與特質。
然而這些情緒感受與想法並不會消失,它隱藏在潛意識中,藉由意識將它「投射」在「各樣的人事物」身上。例如:我們會對某些人事物感到厭惡,除了被教育所形成的認知外,還帶有我們潛意識所投射出的樣貌。
事實來說,我們所討厭的「各樣的人事物」並不一定完全具備那些我們所討厭的特質,它可能還有其他面向,而這些面向是我們不想看的,因為如此,在我們心中才能證實它如此之壞。
在認識自己的路徑裡,並非是遇到哪件事情讓你不舒服,就趕快離開他這樣簡單而已。
碰到不舒服,從認識自己的初始學習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訊號,讓我們停下與辨識,可若以後只要碰到不舒服便逃離,而不去看清楚我們不舒服什麼、懼怕什麼…,往往我們又會丟失某部分的自己。
在禪宗十牛圖裡充分的體現了這句話: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峰迴路轉後,又會見山是山了。所有的心理與靈性的法門到最後都回歸到最基礎與最核心之地,而這核心便是從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好與壞。
「流浪者之歌」這本書寫的便是悉達多接受了自身的壞因而完整。壞,是佛祖的一部分,沒有這一份壞便無法成佛;沒有將壞轉化,也無法成佛。
目前市場上的靈性學習,只強調要趨向美好的能量,拒絕壞的事物與感受;但若只是接受這個法則,而忽略仍有對陰影認識的必要,那就本末倒置與矯枉過正了。
就像十牛圖最後仍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接受了有普世的道德判斷標準,接受了善惡美醜,因為它都構成了這世界的一部分,沒有這一部份這世界無法動彈。
因此,靈性更該是把碎片撿回來重新整合,而非一昧尋求超脫或揚升,因為那極有可能是個靈性逃避或靈性陷阱,從心靈出發認識自我,再從裡面認識並辨識其中能量,才是智慧萌芽與靈魂的甦醒!
#自我認識
#靈性
#Ayni心海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