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某些原因,很久沒有看紀錄片,在一個久違沒有工作,完全屬於自己時間的早晨,看完這部影片,影片中幾個片段讓人觸動心弦;
顏尼歐所配的幾部電影音樂,如:海上鋼琴師、新天堂樂園、真愛伴我行,這幾部電影都是我的喜愛影片,若不看這部記錄片,大概不知道電影「荒野大鏢客」的經典口哨配樂…也是出自他之手。
紀錄片描述顏尼歐從年輕便開始學習古典樂的學派音樂人,如何走向被學派音樂人視為背棄、背叛古典音樂,進而從中如何蛻變成為開創成獨樹一格電影音樂家,這其中他經歷過一系列的西部片、恐怖片的配樂….儼然是一部電影世界史。
在心理的本質上來說,顏尼歐因為工作生存而答應了電影配樂的工作,在這其中,他充滿了對古典樂的愧疚與罪惡感,在紀錄片裡他說了一句話:我在西部片裡(用音樂)復仇征服,以拋下我的罪咎感…
人類千百年來對抗自己的心理問題,例如愧疚、歉意、罪惡感這些情緒感受,而這位音樂家給我們最好的示範便是:或許我有錯,但我持續地去做「我該做」、「我只會做」以及「也必須做」的事情…
這些做的過程中,我們確定出自己真正要的方向與定位,相信自己的目標沒有錯,踏實一步步地去做,有時,需要對這些負向感受保持一定的距離,用一個較高遠的視角,來看待罪惡感人生劇碼中的自己,才能適時地保持清醒!
在影片中後段,也證明顏尼歐是對的。
他的老師基於某種競合心態,想要接電影配樂來顯示自己也有能力像顏尼歐可以做配樂這件事,沒想到老師卻失敗了,反倒讓顏尼歐接手完成後續的電影配樂,顏尼歐認為這是「不同命運的公平性」,接著鏡頭停在顏尼歐泛淚的眼眶…
這讓我想到榮格與佛洛伊德的師生情結,好在顏尼歐不是心理學家,可以不用像心理學家那樣決絕切斷關係,反而用另一種方式,和老師有良好的連結關係,事後也證明了自己,最終超越了自己的愧疚與罪惡感!
電影把顏尼歐定位為音樂實驗家與電影音樂家,即使面對被古典音樂領域視作為叛徒,卻仍踩著自己的腳步,不放棄與不斷地往前行…
在電影「無盡的愛」配樂中,顏尼歐說:這是一個由沉默與停頓組成的主旋律,是我最愛的東西。我彷彿也從中看見顏尼歐就在所謂「命運」裡沉默的證明著自己,真實地做自己!
直至後期,古典音樂家Boris Perena了封信道歉信給他,表示自己身為古典音樂學派的歉意:「在一個意識形態的力量面前如此盲目、如此充耳不聞,它屬於另一個世界,從本質上來說他(Boris)是在冷落他(Ennio)」,而顏尼歐也因此真正被解放,開始在電影中譜寫自己的交響樂曲。
在電影「教會」的電影配樂中,顏尼歐用兩種不同的音樂元素結合,形成了一首氣勢磅礴的主題曲,象徵著兩種不同文化價值的交融,筆者曾在冥想中聽過和他相似,又更為激勵人心的曲樂,那是首各樣元素都交融,卻不搶奪彼此的音樂!
希望在這樣交融的曲樂下,每個人都能跨越意識形態的力量,看見真實的殘酷與美好,卻不恐懼與害怕地成為真實的自己,用顏尼歐的路徑,與大家共勉!